技术文章

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/  技术文章  /  露点温度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

露点温度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

更新时间:2025-07-18

浏览次数:110

露点温度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  
一、操作前准备  
环境检查  
确保工作环境温度在5°C至40°C之间,湿度在20%RH至80%RH之间,避免极端温湿度影响仪器性能。  
仪器应放置在无热源、无辐射、无阳光直射的阴凉处,远离腐蚀性气体和强电磁干扰。  
仪器检查  
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完整,配件(如传感器、电缆、管路)是否齐全且无损坏。  
确认电源符合仪器规格要求(如电压、频率),并确保接地良好,防止漏电。  
气源准备  
若使用外接气源,需检查气源清洁度,避免液态水、粉尘或油脂等污染物进入仪器。  
气源压力需稳定,若压力过高(如>7bar),需加装减压器。  
二、操作步骤  
开机预热  
连接电源,打开仪器开关,等待仪器完成自检并进入待机状态(通常需预热10-30分钟,具体时间参考说明书)。  
检查显示界面是否正常(如光能量值是否在99%-100%范围内),若异常需清洁镜面或调整参数。  
参数设置  
根据测量需求设置参数,包括:  
测量模式(如连续测量、单次测量);  
温度单位(℃或℉);  
气体种类(如空气、氮气等);  
报警阈值(如露点温度上限/下限)。  
管路连接  
使用聚四氟乙烯(PTFE)或不锈钢管连接样品源与仪器进气口,管路长度尽量短(建议<3米),以减少测量延迟。  
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,可采用快插接头(听到“咔”声即锁紧)。  
气体置换与测量  
缓慢打开气源控制阀,调节流量至0.4-0.7L/min(或20-30L/h,具体参考仪器要求),对气路进行置换吹扫5-10分钟,以排除残留气体。  
按“测量”键开始测量,观察露点温度变化。当温度曲线平直且3分钟内无波动时,记录稳定值。  
若气源湿度不稳定或极低,需延长平衡时间以确保数据准确。  
数据记录与处理  
仪器可自动存储测量结果,或通过打印键输出数据(需输入设备编号确认)。  
将数据导出至外部设备(如U盘、电脑)进行进一步分析。  
三、关机与清洁  
停止测量  
按“停止”键结束测量,等待露点温度回升至10℃以上后关闭仪器电源。  
依次关闭气源控制阀、流量调节阀,断开管路连接。  
仪器清洁  
使用干净软布擦拭仪器外壳和显示屏,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。  
用专用清洁剂清洁传感器(如冷镜面),按说明书操作以防止损坏。  
存放与搬运  
将仪器放回原包装箱,存放于干燥、通风、无阳光直射的环境中(温度5-40℃,湿度≤85%)。  
搬运时使用防震包装,避免仪器受到冲击或摔落。  
四、维护与校准  
定期校准  
每6个月至1年使用标准气体或干燥空气对仪器进行校准,确保测量准确性。  
校准前需清洁传感器和管路,避免污染影响结果。  
传感器维护  
定期检查传感器状态,如发现沉积物或污染,需及时清洁或更换。  
避免测量腐蚀性气体或含油液、粉尘的气体,以延长传感器寿命。  
电池管理  
若仪器使用电池供电,需定期充电(建议每月充电一次),避免电池过放导致损坏。  
五、安全注意事项  
防触电  
确保电源接地良好,避免在潮湿环境中操作仪器。  
若发现电缆磨损或暴露,需立即更换。  
防污染  
测量时避免手指直接接触传感器或镜面,防止汗液、油脂污染。  
若气源含污染物,需加装过滤器或干燥装置。  
防腐蚀  
避免测量强腐蚀性气体(如氯气、硫化氢),若必须测量,需选用专用防腐型仪器。  
操作规范  
严格按说明书操作,禁止随意拆卸或改装仪器。  
测量过程中避免人为干扰(如震动、遮挡进气口)。

上一篇

没有了

分享到